
能源與心靈是一體兩面。心靈是綠色的,外在的能源相關作為才是綠色的。
高鐵上的北極熊廣告,”好在,有高鐵”其中者要的訴求為低碳環保,因為相較於汽車,一趟高鐵之旅載滿快1000人次,若換成大眾運輸車輛也需20幾台遊覽車的碳排放量。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碳排放量的確可以紓解地球溫的溫室效應。
近年來地球的暖化造成許多氣候急遽變化以及各區域的災難,暴雨、洪水、氣候異常不僅影響各國的經濟發展,更危及全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地球暖化的主因是溫室效應的結果,而溫室效應最具體的證據就是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期中營建工程、交通工具、工業生產等佔大部分的比例。
在營建工程中,我們可以由建築週期來討論二氧化碳的排放多寡來討論何種建築較環保,那樣的建築材料最符合未來綠色建材的趨勢。鋼筋混凝土(RC)構造一般被認為不環保且耗能的原因主因在於:製造混凝土所需的石灰需要耗費很多的燃料才能燒成,而燃燒的過程中所使用的燃料大部分是石化燃料,因此排放出非常多的二氧化碳。但是若是RC建築可以使用100年甚至200年左右,從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看,鋼筋混凝土建築則是非常環保的。另外一個要論的就是使用階段的能源耗費狀況。倘若在RC一棟房屋使用100年的情形下,因為設計的當所以相關的通風、採光非常良好,因此節省非常多的空調耗能或是照明耗能;乃至於後續裝修、改裝時所產生的營建廢棄物很少的情形下,這樣的建築再申命周期的耗能比較起來甚至比其他構造(木構造、或是鋼構造)更少(因為木構造或鋼構造音設計不良日後使用時耗能太多),這樣的迷思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另外交通工具的部分則是最主要的暖化元凶。我們所使用的燃料大部分都是汽油、柴油等,這些石化原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因此能源效率是第一步要在意的,同樣一公升的汽油跑的更遠,相對的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則降低。進一步的是利用替代性能源,如油電混合技術、電力、或氫氧電池等等,讓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減低甚至趨近於零。最後則是再生能源的開發,如: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系統,讓整個能源使用及消耗的過程源源不絕而且對地球無害。
回顧整個人類的發展史,人類從發掘能源、利用能源、研發能源等造成對地球的衝擊非常大。地球也針對過份不當的能源分配及使用作出反撲的動作,全球天災頻傳,原本不該發生或災難回歸周期內沒有現象都一一浮現。好在環保、綠能、
低碳已不再是口號,而是22世紀新顯學。許多的國小課本中都已經將這類的觀念、思維融入教材,希望學童能從小在家庭、學校就有這樣的觀念,這樣長大後進入社會就能夠發揮身體力行的作用。學童的綠色心靈,體現出來的心靈環保,對外顯現的則是地球(環境)環保的作為。在日本宮崎駿卡通中許多部電影都有牽涉到這類的議題,發人生省。個人堅信,人與自然和平共處,則天下太平;反之則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與大眾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