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此科系會產生好奇以及興趣有因素,不僅僅是對於藝術設計的喜愛也因為先前參與了成功大學所舉辦的「都市計畫營」,都計與建築似乎有這麼一點的關聯,而在活動後,我便被這似乎深具有挑戰性與創意揮灑的未知領域挑起了極大的好奇心……。
受訪者:
陳子弘 先生
Ø 畢業於淡江大學建築築系
Ø 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Ø 畢業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及古蹟保存研究所
Ø 於CCTC社團法人中華國際文旅商發展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
Ø 信義禾承危老都更重建工作站
Ø Ventti C&D Co. Ltd 禾承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擔任 執行董事
Ø C.J Chen Architects 擔任CEO
訪談內容彙整:
建築系是一門需要以穩健的基礎、經驗與十年以上的時間堆積出來的專業,相較於其他科系,花費在學習的時間較久,學士的學歷對於建築這門行業還是不夠的,依照陳先生建議的進修過程,大學畢業後在念研究所的同時可以就先準備建築師考試,另外因為台灣資源有限,若有能力去國外進修是最好的。
建築就有點像是建築長城吧!耗費許久的光陰才能將它建起,一磚一瓦用手慢慢砌的都是必須是扎實穩健的,興建的過程中有人離開,有人被阻於磚瓦的壓力下,而留下的,必然是那些肯吃苦耐勞之人,這得來不易的專業是可以依恃一輩子而無憂,而他們憑藉專業所建築之長城甚至能有機會留於後世。難就難在過程,堅持才是勝利。許多人在大一時因為爆肝辛苦而紛紛轉系,建築師執照又是有所耳聞的難考,轉行轉業的案例不勝枚舉,進一步到了職涯上,因為業界要求嚴苛,所以要生存下來其實真不容易,「這就像是一個拳擊手的精神,被打時你要忍受,後生進入這一行業的人格特質就是能夠堅持到底。難行能行,難忍則忍!」。陳先生在訪談中也說到:適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在業界上要求是很高的,若個人特質不適合,建議真的不要讀建築。
建築需要學習的內容相當多元且繁複,包括建築相關法規、都市、環境控制、設備、構造及核心的建築設計。而不同於其他藝術性質的職業,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建築師的創作是有要求的,要達到預算、達到業所要求、要克服法規、政府審查等等。
經過這次的訪談,我深刻地體會到建築是個艱困刻苦的職業與學科,不僅要有強大的意志力與堅毅的靈魂,還必須能夠承受壓力負重前行,迎面與一切撲前而來的困難對決。儘管如此,我對這門專業所抱持熊熊烈火般的興緻絲毫未減,反而更想要一探究竟、深入探索,與這把吸引我的灼灼光輝同行,甚而我認為若能從事這項職業,必能讓自己有一番斑斕的人生閱歷,不管是精神層面抑或是知識層面都能達成充實自我。
或許在寒、暑期時,我可以嘗試實際去報名相關營隊或是藉由其他管道去實習了解建築這門專業。
BY 新竹女中 李亦文